明说文娱丨张光北演技何以深入人心?一个细节找到答案******
《那山那海》以福建省宁德地区为背景,讲述了各族人民在国家的领导和号召下,齐心协力脱贫致富的故事。宁德地处山区,交通不便,当地百姓过着食不果腹的贫困生活,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国家精心规划了因地制宜、创新扶贫等多种方案,宁德当地的各族人民积极响应号召,大家逢山开路、遇水搭桥,终于摆脱了贫困,走上了小康之路。
剧中,著名表演艺术家张光北饰演陈越校长,是当地脱贫攻坚的带头人。播出后,张光北的演技受到观众的好评。而与张光北饰演对手戏的演员白玉,谈到张光北的演技时,感叹“老演员就是老演员”。白玉坦言,在与老艺术家合作的过程中,从道具的设计到细节的处理,看到了太多闪光点。“这些都是剧本上看不到的,老演员为什么能够恰到好处表现出来,关键在于他们带着深入生活领悟到的真情实感投入创作。”这种扎实的创作,对于青年演员从事文艺工作有着宝贵的价值和意义。(王恩慧 董腾飞)
“隐形冠军”之父:中国已成为创新的最佳试验场******
中新社北京8月23日电 (记者 彭大伟 李金磊)“隐形冠军”之父、德国著名管理学者赫尔曼·西蒙近日在中新社“东西问·中外对话”栏目中表示,德国的优势在于高科技和专精,而中国企业优势则在于发展速度和消费者对创新更友好。
谈及中、美、德三国企业经营和创新文化的异同,赫尔曼·西蒙认为,中国消费者比德国消费者更愿意接受和采纳创新。因此,中国已成为创新的最佳试验场,尤其是数字创新。“你真的可以(在此)检验自己是否能够成功。”
在赫尔曼·西蒙看来,中国在许多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,比如高铁、人工智能。他举例称,一家德国“隐形冠军”正在上海建设其人工智能中心。因为他们认为,在人工智能产品和流程的研发方面,中国提供了比德国更好的机会和环境。
他进一步指出,放眼其他领域的德国“隐形冠军”,比如采矿技术,德国企业已经在中国建立了综合的采矿技术中心。因为德国已经不发展采矿业了,但是采矿业仍然是中国的重要产业。
去年,中国启动了一项计划,投入13亿美元以培育1000家新的“隐形冠军”企业。赫尔曼·西蒙表示,中国政府正在培育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,通过发展中小企业来促进经济增长非常明智。
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、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认为,美国企业强在战略创新、德国企业善于技术创新,而中国企业则善于整合资源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。三国应学习各自优势,取长补短,以实现更好发展。
“如果能够顺应全球化经营的趋势,建立融合不同文化、文明的跨国企业,实现中、德、美合作协同发展,这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将有很大贡献。”陈劲称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